close

-談女性功能性子宮出血之中西醫觀點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惠和醫院中醫科 祝璿嬿醫師


        會陰部的出血可能來自於便血、尿血與陰道出血,需要先做區分,若明確排除便血、尿血的情況,是來自於陰道出血,但並不屬於正常月經週期與排卵期的出血,則需要進一步評估是否有器質上的病變。


        正常的女性月經週期在21-35天之間,通常7天左右結束,而在兩次月經週期之間,有一部分女性會因為賀爾蒙變動━雌激素的減少,但黃體素還未升高以維持子宮內膜厚度,在排卵期產生約1-3天的少量出血。


        陰道異常出血可以是來源於賀爾蒙紊亂、子宮瘜肉、子宮肌瘤、子宮頸外翻、子宮內膜炎、骨盆腔炎、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懷孕初期、子宮外孕等等許多的原因,當排除所有實質器官上的病變後,西醫稱之為功能性子宮出血。


功能性子宮出血可以區分為有排卵與無排卵兩大類型,以下分別介紹。


一、有排卵的功能性子宮出血


1.黃體功能不足


        當卵巢將卵子排出,卵巢內的黃體會分泌黃體素維持子宮內膜的厚度,正常情況下若沒有受孕,黃體將維持約14日後萎縮,黃體素濃度降低後子宮內膜剝落產生正常的月經。若黃體功能不足以分泌充足的黃體素,子宮內膜將提早崩落。


臨床表現: 女性可見在正常經血量出前有多日少量褐色或紅色出血,月經週期有規律,但可能正常或偏短。


2.黃體萎縮不全


        正常黃體應在14日左右萎縮,而子宮內膜剝落形成月經,但當黃體沒有順利萎縮,可能使子宮內膜的剝落不完全,經期延長,出血量多。


臨床表現: 月經週期有規律,但經行時間較長,出血較多。


二、無排卵的功能性子宮出血


        無排卵性的功能性子宮出血可發生於各年齡層,然而,常見於青春期女性與更年期婦女。青春期女性由於下視丘-腦下垂體-卵巢的生殖軸尚不成熟,回饋調控的機制不完整,有卵泡生長卻未必成功排卵,卵泡停留於卵巢內成為閉鎖卵泡;更年期婦女由於卵巢功能衰退,卵泡對中樞的刺激反應不佳,有時亦無法正常排卵。

        當子宮內膜長時間僅有雌激素的刺激,缺乏黃體素的作用,此時增生的內膜並非正常週期下的內膜,而是脆弱、易破裂出血,且不容易止血的內膜組織。不斷增長卻脆弱的內膜可能有多處不同時間的破損,這將延長異常出血的時間與出血量。


臨床表現: 無排卵性的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表現相當多樣,但一般來說月經週期不規則,可長可短,出血量可多可少。


中醫看功能性子宮出血


        中醫文獻中對於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論述多見於"崩漏"。《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諸候》:「血非時而下,淋瀝不斷,謂之漏下......忽然崩下,謂之崩中。」崩,指的是短時間大量的出血,漏,則是少量出血,不定時而出,且綿延難止。對於崩漏的病機,主要歸類於"虛"、"熱"、"瘀"三方面,三者可互相兼雜,也可單獨出現。治則也有三項,"塞流"、"澄源"、"復舊",三法可臨證單獨應用,也可同時進行。舉例來說,當患者出血量大,為免氣隨血脫,宜專注止血達到"塞流",待血止或出血量少後再詳辨病機,"澄其病源",對崩漏處方用藥,最後"復舊"則是以恢復月經週期與經量的穩定性為目標做調養。


崩漏應該看中醫還是看西醫?


        對於崩漏的患者,我們需要藉由現代醫學的抽血及影像檢查幫助排除可能的器質性病變,因此若是有不正常的陰道出血,還是最好能先經過西醫婦產科的檢查。有些患者由於大量出血,已經有頭暈、喘促、心跳加快等貧血表現,嚴重的甚至需要先輸血穩定生命徵象,這也是前面提到的"塞流"的重要性。


        當排除可能的器質性病變,也沒有具危險性的貧血表現,患者可以考慮單獨接受西醫、中醫或是兩者合併的治療。


        現代醫學對於無排卵的功能性子宮出血會在無排卵的狀況下透過賀爾蒙藥物營造出讓子宮內膜正常增厚與剝落的環境,改善不正常出血,並視情況給予促排卵的藥物,誘發自身排卵;對於有排卵的功能性子宮出血,則是補充黃體素或助黃體素分泌的相關藥物,基本上,目標都是透過不同階層的藥物,以維持下視丘-腦下垂體-卵巢生殖軸的正常分泌與回饋。


        中醫無法微觀的說明藥物作用的特定標靶,無法明確地塑造內膜的狀態,但是對於受到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下視丘-腦下垂體-卵巢生殖軸,中藥可以更多元的從氣血、從臟腑的角度調補虛實,出血期間幫助止血,非出血時間幫助恢復自發性的排卵,強化生殖軸的作用,需要一段時間的調理,這部分跟西醫的著眼點與訴求有些不同。


        功能性子宮出血除了造成患者生活的不便利性,長期的出血還可能造成貧血的問題,女性朋友們還是要多多留意喔!

arrow
arrow

    得依知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